古代闽商的历史
历史上很早就有闽商的提法,它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,与晋商、徽商、粤商齐名。追寻闽商的足迹,如同翻觅一本厚重的史实。
福建是个具有悠久经商传统的地方。远在4千多年前,昙石山文化已显现海洋文明的特征;宋元时期,泉州成为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发源地;近代,厦门、福州位居五口通商之列,马尾船政文化辉煌一时。可以说,海洋、商贸、开放、移民等因子,早已融入福建人的血液,成为福建文化特有的禀赋。
闽商闯荡全球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。自东晋迄唐宋五代以来,中国战乱不止,加上黄河地区气候寒冷,自然条件恶劣,因此许多北方人南迁,导致闽粤人口激增,形成人口过剩的局面。同时,闽南和粤东北地处山区,土地贫瘠,“漳泉诸府,负山环海,田少民多,出米不敷民食”。农民没有土地是移民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当地民众只能出洋谋生,以寻求生路。“福建地狭人稠”导致闽人外迁的雏形。
闽人崇商盛于元代。唐宋时期,迁徙的闽人为了谋生从家乡带着丝绸、药物、糖、纸、手工艺品等特产搭上商船从泉州出发,顺着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漂洋过海,将这些商品销往各地区甚至世界各国,如此周而复始。至元代,闽人已经有了固定的商业意识,一些商人因经商需求开始定居异国他邦,拓展商贸往来。可以说,闽商在中国商界活跃了几百年,通过丝调之路,他们创造了东渡日本、北达欧亚、西至南北美洲、南抵东南亚各国的辉煌历史。
第一代闽商离乡背井、出洋谋生其实与福建土地贫瘠、地少人多有关。至少在宋元时期,福州莆田闽东南等沿海一带男儿就视出洋为正途。宋元时期,享誉世界的“海上丝绸之路”就是由福建商人开创的;明清之际,郑氏海商集团又建立起纵横东亚、东南亚的海上商业王国。
历经千年的演变,如今,在遍布全球的海外华侨华人中,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,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。如果说第一代闽商是为生计而远走他乡,现代的闽商则是为了发展而向外扩张,“开放、拓展”等意识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,成为闽商文化特有的禀赋!
近代闽商的崛起
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闽商则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。明中叶以后,商业资本十分活跃。全国各地有许多商人和商业资本集团。最著名的是徽商、晋商,其次是闽商、粤商、吴越商、关陕商等商帮。这些商帮中,其中多数是中小商人,也有拥资数万、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富商大贾。也正是在此时,以明代社会经济大发展为背景,以本地发达的手工业为依托,闽商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海内外贸易活动。万历年间李光绪说:“(泉州)安平市贾行遍郡国,北贾燕,南贾粤,西贾巴蜀,或冲风突浪,争利于海岛渔夷之墟。”
可以说,明清时期,闽商能够在国内形成了颇具实力、商界不可小觑的闽商集团,这与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分不开。枕山面海的地理环境,使福建与内省的陆上交通极不方便,但由于面临大海,海运则成为与省外交通的特殊优势。福建海外贸易较发达,这不仅为福建注入大量资金,而且还带来许多海外洋货,充足的资金和丰富的洋货为闽商从事国内贸易提供了客观条件。
明清时期,闽商帮位列全国十大商帮第四位。历史的巨轮驶至今日,地处腹地,以“红顶商人”为代表,以“贾而好儒”为精神特质,以“官商紧密”为特点的晋、徽商帮已然湮没;地处沿海,以“民本”为生发力量,以外向型为特征的潮汕、宁波商帮则正不断穿越历史的跌宕起伏、狂风巨浪,渐行渐近,有了今日的辉煌阵势。而闽商帮,同样面向大海,同样自“民间”获得原生动力,也正从历史的烟尘中现身,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突现出伟岸身躯。
有人这样形容闽籍商人:“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,就有华人;凡有华人的地方,就有闽人。”据统计,福建现有海外华侨1100多万人,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;闽籍的港澳同胞约120多万人,闽籍台胞几百万人。这些闽籍华人资产存量估计超过2万亿美元。
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 中心教授庄国土说,相对于民风较为保守的北方和内地,闽商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意识。传统文化注重的安土重迁,“父母在不远游”,在福建几乎没什么影响力。闽商闯荡全球的历史显现出典型的海洋文化特征,可以说“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商”。
人们给予闽商精神以文字定义——“善观时变、顺势有为、敢冒风险、爱拼会赢,合群团结、豪侠仗义、恋祖爱乡、回馈桑梓”,更为重要的是,“闽商”这个对福建、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贡献和影响的商人群体,其脉络在世人面前愈发清晰起来,闽商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。
现代闽商的发展
由中国新闻社主办、以“中国机会与闽商发展”为主题的第二届“华商中国投资论坛”,2011年12月7日在北京拉开帷幕。近300位国内外工商界人士应邀出席了开幕式。与会专家认为,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的闽商,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,今天再次以其惊人的成长速度、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,成为目前中国经济舞台最活跃的商帮之一。
籍贯泉州、研究闽商已久的中新社总编辑郭招金认为,近20年来,许多海外华商回福建投资,不仅带回了物质财富,带回了许多外界的商业经验和经营理念,成为福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。有海外闽商的配合,不少“本土派”闽商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资本积累。这也使得他们在很短时间里就再度崛起。在福建本地,闽商已成为当地经济的生力军。闽籍企业家创办了一大批企业,形成一个个产业群,如晋江鞋业、南安建材、安溪茶叶、德化瓷器等。如今,仅一个县级市———晋江,就产生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“晋江模式”,培育出了“安踏”、“安尔乐”、“七匹狼”等中国知名品牌。
与此同时,福建民间在省外投资的扩张速度也在加快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在省外投资的福建人数已超过250万,从1995年开始,福建商人先后在20多个省份成立了百余家商会组织。在祖国各地,到处可见闽商的身影。
现代闽商积累财富只有20多年时间,目前大多数仍是中小企业,但也已出现了一些很有实力的企业家。在北京,就出现了活跃在房地产界的“闽商帮”的四大家族企业。同样在北京,福建人已注册5000多家企业,分布在房地产、物业管理、机械建造等20多个行业。此外,在上海、东北、华北,都不乏闽商的身影。其经济实力不容忽视。
角力国内市场的同时,拥有海洋文明特征的闽商也没有放弃海外市场。改革开放以后,许多福建籍新华侨华人,走出国门创业。
闽商在美国也一直稳步发展,仅纽约一地,现在就有30万福建人在从事餐饮、贸易和实体企业。三家闽商企业已跻身华人在美企业的前十名。
闽商数百年的演变发展,形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闽商精神,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将其概括为:“善观时变、顺势有为,敢冒风险、爱拼会赢,合群团结、豪侠仗义,恋祖爱乡、回馈桑梓。”
在闽商发展势头良好的今天,香港中通社社长、总编辑郭招金认为,他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,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“南北夹击”中,福建已沦为上述两者之间的一个边缘空间。不仅难以形成外散效应,还造成自身空间被争夺的尴尬局面,因此,闽商绝不能仅限于福建一隅,而要不断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!